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重点专项» 材料基因工程» 科技动态

国星光电披露实验室已制备出超大尺寸晶体单晶钙钛矿要变革发光材料

    近日,国星光电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已通过实验室制备出超大尺寸单晶钙钛矿晶体,该研究在发光材料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但从实验室到实际运用至产品中仍有较长一段时间。

 

  钙钛矿近年来逐步走进行业视线。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基于传统无机半导体材料的无机LED多采用外延生长的量子阱结构,其制备工艺复杂、对材料要求苛刻、能耗高。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副院长王建浦教授介绍说: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与无机LED不同,它不受制备工艺限制,可采用溶液/蒸镀法制备大尺寸柔性器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已初步应用在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上。但OLED在拓展应用范围上仍存在局限,主要原因在于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以及制造成本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兼具有机和无机半导体材料的优势,适用于有机半导体材料溶液加工及大面积成膜制备工艺,同时还具备传统无机发光材料的缺陷密度低、发光效率高、色纯度好等优势。黄维院士IAM团队在有机光电子学领域拥有多年的积累与探索,基于此,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钙钛矿LED的研究。

 

  据IAM学科带头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院士介绍,二维钙钛矿材料发光效率低,三维钙钛矿材料成膜性和稳定性差。

 

  而具有多量子阱结构的钙钛矿发光材料,其兼具二维钙钛矿材料成膜质量高和三维钙钛矿材料发光效率高的优点。

 

  利用这种维度可调的多量子阱钙钛矿材料,制备的LED器件外量子效率达到11.7%,在10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量转换效率达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