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心开展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资金管理培训
12月23日,为推进重点专项顺利实施,强化对项目承担单位和参与单位的咨询服务,中心采用视频培训的方式对近300...
国家科技计划成果路演行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专场路演活动成功...
10月28日,由科技部主办,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等单...
-
12月23日,为推进重点专项顺利实施,强化对项目承担单位和参与单位的咨询服务,中心采用视频培训的方式对近300...
10月28日,由科技部主办,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等单...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在听取了企业改革发展、自主创新等情况后,习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8月26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按照有关规定和我中心非事业编公开招聘方案,经考试、...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2021年度部门决算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中央军委装备发...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申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所确定的国家重点专项之一。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是“网络空间安全”重点...
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力系统基础上,融合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储能技术、新材料等技术,集成新能源、新设备等构成的新一代电力系统,可实现电力发、输、配、用、储过程中的数字化管理、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的实施是解决我国装备制造业瓶颈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科技工作落实《中国制造 2025》中关于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的具体举措,是《智能...
围绕网络强国战略与社会经济转型需求,重点突破智慧城市“感-联-知-用-融”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构建物联网与智慧城市一体化服务系统,在典型城市(群)开展集成创新与融合服务的示范...
12月30日上午,由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党总支、工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青年论坛演讲比赛在中心举行。
10月27日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党总支组织召开廉政警示教育大会。中心党总支委员、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参加
2019年12月31日,中共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第三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群众前往香山双清别墅参观学习...
2019年3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第三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工信专项三函〔2016〕109号
各有关单位:
按照《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编制重大专项2017年度计划有关要求的通知》(国科发专〔2016〕103号),及“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专项三”)实施工作的有关要求,现组织开展专项三2017年度课题申报工作。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依据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7年度课题申报指南》(以下简称“申报指南”,见附件1)。
二、申报原则
1、申报单位应按照申报指南中的课题设置、课题说明、研究目标、考核指标、实施期限、经费比例、申报方式等要求实施申报。申报注重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
2、申报单位应加强统筹协调和设计,认真分析研究相关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制定具体技术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任务,明确研发进度和重要考核节点。
3、申报单位应根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知识产权管理暂行规定》(见科技部网站),结合课题具体情况,加强知识产权和标准研究,提出专利申请和标准文稿的相关指标,做好本领域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状况分析,提出知识产权、成果共享以及转化机制。
4、课题申报应注重发挥地方作用,加强重大专项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鼓励地方财政积极投入。对地方财政投入部分,应提供资金承诺。
5、申报单位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成果,统筹与申报课题相关的优势和基础,做好衔接。包括已承担相关国家项目、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
6、申报单位应依据《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见财政部网站),据实编报预算。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包括地方财政投入、企业投资等)的比例应不高于各课题规定,按要求提供资金来源证明。对于入选的课题,若中央财政资金预算被评审核减后,在签合同时原承诺的其他来源资金的总额不得等比例减少,差额部分由课题承担单位自筹解决。原则上,自筹经费由企业落实,高校不承担自筹经费。
7、对于企业牵头的产品研发类课题,重点采用中央财政后补助的资助方式(预拨启动经费最高不超过30%)。
三、申报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重大专项课题承担实行法人负责制,法人单位是课题申报和实施的责任主体。申报单位应是在中国大陆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事业单位,应具有较强科研能力、运行管理规范。
2、为支持产业发展,根据场景和技术路线不同,申报指南设置同类课题。在每一组同类课题中,每个牵头申报单位可牵头申报多个课题,并在申报时提交拟承担课题的优先次序(见附件2),如该牵头单位及其所属团队评审答辩成绩名列多个第一,则按照牵头单位事先提交的优先次序选择其中一个课题立项,其余课题按照答辩成绩,依次递补承担团队;每个联合单位如参与多个课题,则只能参与同一牵头单位的申报。即,最终每家单位在每一组同类课题中只能承担(牵头或联合)一个课题立项。2017年度申报指南共设置如下4组同类课题,其余课题为非同类课题:
类别 |
课题编号 |
课题名称 |
1 |
1-1 |
增强移动宽带5G系统概念样机研发 |
1-2 |
低时延高可靠5G系统概念样机研发 |
|
1-3 |
低功耗大连接 5G系统概念样机研发 |
|
2 |
1-4 |
增强移动宽带5G终端芯片原型平台研发 |
1-5 |
低时延高可靠5G终端芯片原型平台研发 |
|
1-6 |
低功耗大连接5G终端芯片原型平台研发 |
|
3 |
1-18 |
增强移动宽带5G终端模拟器研发 |
1-19 |
移动物联5G终端模拟器研发 |
|
4 |
1-20 |
3.5GHz频段5G终端功放芯片样片研发 |
1-21 |
20-30GHz频段5G终端功放芯片样片研发 |
3、申报单位(包括牵头及联合申报中的任意一方)对同一课题不得重复申报。
4、为促进科技创新合作,鼓励联合申请。牵头申报单位应更好促进团队整合,集中优势团队力量攻关,对联合单位申报资格进行审核。申报单位中的联合单位数量不超过申报指南的具体规定,其他单位可以协作方式参与课题实施。对于在中国境内注册的外商投资企业申报课题,鼓励中外双方合作申请。
5、牵头申报单位应是课题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课题内部组织实施的管理者。对于集团公司,如具体工作由子公司承担,为便于经费使用和管理,应由子公司直接申报。
6、课题负责人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或取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55周岁(1962年1月1日后出生)。课题负责人投入课题研究的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年度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
7、课题负责人限申报1个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在研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本专项课题。课题研究人员(包括课题负责人)如同时参加多个中央财政科技计划课题,合计投入课题研究的时间不得超过其工作时间的100%。
8、申报单位按照申报指南所设范围之内,对某一课题的整体研究内容进行申报。如实、完整地填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书)》中的各项内容,提供相关附件材料,并按相关规定加盖公章和签字。
9、申报单位依据课题实施的实际需要如实编制经费需求。有自筹经费配套要求的课题,申报单位应按照经费比例提供足额配套及相关资金存款证明。
10、申报单位需通过地方对口专项管理工作机构(见附件3)审核、汇总后集中报送。
四、申报流程
1、在线填报。课题申报统一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在线方式申报(见附件4、5)。申报单位通过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单位注册、账号创建、在线填报、在线提交等工作,报送至地方对口专项管理工作机构。地方对口专项管理工作机构完成在线审查并上报。填报信息将作为后续形式审查、评审答辩的依据。请按照时间要求完成网上填报工作。
公共服务平台网站:http://service.most.cn/
咨询电话:010-88659000(中继线)
传真:010-88654001/4002/4003/4004/4005。
技术支持邮箱:program@most.cn
2、组织推荐。申报课题在线提交后,申报单位下载打印申报书电子版,用A4纸双面打印,正文与附件一并装订成册(简易胶装),一式2份(均为盖章原件,封面标注正本,自行存档份数自定);电子版光盘一份,电子文件名称格式为:“课题编号_单位名称_课题名称_申报书”(例如:1-1_单位名称_增强移动宽带5G系统概念样机研发_申报书);同类课题优先选择次序承诺一份(盖章原件)。
纸质申报材料报送至所在地方对口专项管理工作机构审核。审核通过后,由地方对口专项管理工作机构汇总并行文,通过快递或派专人将申报材料按时间要求集中送达至规定地点。
3、集中形式审查。收到申报材料后,组织开展集中形式审查(审查内容见附件6)。
通过形式审查的课题申报材料,将参加课题评审答辩。答辩时,还需提供申报材料10份副本,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4、服务与咨询。为做好此次课题申报工作,定于12月5日下午14:30在中国职工之家B座3层多功能7厅召开“2017年度课题申报指南工作会议”(会期半天、北京市西城区真武庙路1号),由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解释说明拟部署课题的任务、目标及考核指标等主要内容。请有参会意愿的单位于11月25日前反馈回执(见附件7)。申报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
5、请严格按照时间要求完成提交和报送,逾期不予受理。各阶段具体时间要求如下:
在线填报时间:2016年11月14日8:00-2017年1月2日17:00
组织推荐及报送时间:2017年1月4日-1月6日17:00
集中形式审查时间:2017年1月8日-9日17:00
6、材料报送与咨询。
受理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8号楼1124室
接收人:专项二处 陈昊 010-68205251/13552756985
邮政编码:100846
咨询电话:(工作日时间8:30-17:00)
王纪涵 010-68207726/13718567726(课题指南)
高 隽 010-68207724/13810764058(预算编制)
传真:010-68205249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
2016年11月14日
版权所有: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Promotion Center,MI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