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1日,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的“飞机复杂结构件制造特征技术” 课题在四川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用户现场通过了验收。课题验收专家组长由北京第一机床厂刘宇凌总工程师担任,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航工业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课题参与单位分别做了汇报。
课题针对国内机床制造企业面向用户产品开发能力和行业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突破了加工特征定义、特征识别、基于特征的设备性能参数需求分析、基于特征的飞机结构数控加工工艺、基于特征的飞机结构检测工工艺研究、基于特征的工时快速精确评估、基于特征的快速数控编程、基于特征的检测数据生成和基于特征的后置处理等关键技术,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软件系统、工艺库和工艺装备。
在课题实施周期内,针对课题研究内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7项,发表论文29篇次,其中动态加工特征建模和浮动装夹自适应加工技术研究成果分别在2012年和2015年国际生产工程权威学术年会(CIRP)上宣读,课题负责人应邀在德国Fraunhofer-IAO研究所、英国Cranfield大学和Greenwich大学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主题报告3次。
研究成果已在北京工研精机、沈阳中捷机床、长征机床、昆明机床和齐二机床5家机床制造企业和成飞、洪都、西飞、陕飞、哈飞、航天8院149厂等航空航天制造企业进行了应用,其中在航空15个飞机型号的1591项零件研制生产中成功应用,平均提高数控编程效率3倍以上,加工效率提高25%以上,显著提升了我国航空大型复杂结构件的制造水平。